主页 > token.im钱包下载 > 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“数字遗产”?遗嘱可以写什么

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“数字遗产”?遗嘱可以写什么

token.im钱包下载 2023-08-08 05:13:09

近日,一位90后电竞选手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为自己立下遗嘱,并将支付宝、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写入遗嘱,引发关注。

中国遗嘱数据库数据显示,截至2019年8月末,1990后立遗嘱人数已达236人。在立遗嘱的年轻人中,最小的只有18岁同时,1990年代出生的遗嘱人的财产继承主要以现金存款和虚拟财产为主。虚拟财产包括支付宝、虚拟货币、游戏账号等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条例,绝大多数财产继承人是父母。

根据第44次《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截至2019年6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.54亿。拥有者去世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条例,大量的个人账号、邮箱信息等数据文件怎么办?互联网时代如何处理个人的数字遗产?

在遗嘱中写入虚拟财产

今年5月,1994年出生的小玲(化名)来到中国遗嘱银行天津登记中心立遗嘱。 “工作压力越来越大,意外随时可能发生,死亡离我真的不远了。”小玲说,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在她死后给父母留下一份保证。

小玲是一个典型的“无钱包家庭”,不仅习惯了移动支付,还将大部分现金收入存入支付宝账户。在立遗嘱之前,她并不知道支付宝、微信等虚拟账户也可以写在遗嘱中。在中华遗嘱和遗嘱银行工作人员的解释下,小玲得知虚拟财产也可以写成遗嘱,于是她将微信、支付宝账号和密码都写在了遗嘱中。

“90后遗嘱人的财产继承中,房地产、股票等财产很少,主要是现金存款和虚拟财产。”中国遗嘱及遗嘱资金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凯介绍。他认为,90后在立遗嘱时强调虚拟财产,体现了他们对精神需求和情感价值的重视。

那么,什么是数字遗产?遗嘱可以写什么?

早在2003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《保护数字遗产宪章》中明确指出,数字遗产是人类独有的知识和表现形式,包括文化、教育、科学、管理信息和技术、法律、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医学和其他信息,或从现有的类似模式转换为数字形式的信息。

学术界普遍认为,数字遗产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大类。物质数字遗产是指与财产直接相关的遗产,如支付宝余额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;属灵的有社交账号、个人档案等,是用户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形成的虚拟财产,不仅仅是用户的日常生活。生命的精神家园也可以通过传承给亲人提供精神上的慰藉。

数字遗产的处理主要由运营商决定

民法总则第127条规定:“法律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。”

对此,陈凯认为,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,民法总则已经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。 “在虚拟财产的定义和范围尚未完全确定的情况下,作出原则性规定可能更为合适。”

记者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发现,《物权法》、《继承法》及相关说明只对有形物作出规定,对可能涉及数字遗产的无形物的继承找不到依据。

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指出,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只是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,确认数据应该受到法律保护,尚未肯定对数据的独立公民权利。 “我国现行的继承法只对实物财产的继承进行了规范,对网络上的虚拟财产的继承没有规定,难以在实质意义上实现数字继承的继承,需要日后修改。”

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,目前,数字遗产的处理方式基本由各互联网平台运营商自行决定。这也为纠纷埋下了隐患。

有学者指出,由于通讯和社交账号承载个人隐私、用户财产、个性等多重属性,对其背后的继承问题的讨论需要认真把握。

管理和交付挑战

陈凯向记者指出,目前存在难以确定归属、难以认定、难以将虚拟财产作为遗产在遗嘱中的继承等问题。 “由于虚拟属性分散在各个运营商的服务器中,一些虚拟属性,比如Qzone,是比较私密的。”

据了解,目前平台对用户数字遗产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:一是用户只有账号使用权,网络服务商拥有所有权。此时无法继承账号,网络服务商可选择关闭、删除、注销用户账号;二是用户拥有所有权,数字遗产可以继承。此时,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证明材料来继承数字遗产。

在大多数情况下,互联网公司规定用户帐号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开的。如新浪微博、腾讯QQ等用户服务使用协议规定,用户在申请开通服务后一定时间内未实际使用服务的,运营商有权选择收回该服务。用户昵称、账号或停止服务等

刘俊海认为,处理数字遗产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:一是平台要详细规划数字遗产继承规则,明确数字遗产继承流程。当继承人出现时,平台有义务协助继承人依法继承数字遗产。平台在处理数字遗产时应履行告知、披露、协助和保密业务等义务,这也是处理数字遗产时应遵守的基本法律要求。其次,在立法方面,建议立法机关在修改相关法律时考虑到数字遗产问题。